华工科教带来了广东自考《毛概》模拟题及答案解析(二),广东省自考考生们可以作为参考: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
A.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D
【解析】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准透彻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宣言书和动员令。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2.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途径和方法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答案】B
【解析】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沦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本质;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
A.无产阶级领导
B.人民大众
C.反帝反封建
D.农村包围城市
【答案】A
【解析】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根本标志。
4.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 )。
A.和平竞赛
B.和平过渡
C.议会斗争
D.武装斗争
【答案】D
【解析】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
5.新中国建立初期,在解决了土地问题之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
A.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答案】B
【解析】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逐步实现( )。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A
【解析】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是“一化三改”为核心。即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毛泽东主张企业要建立“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其中“两参”是指 ( )。
A.领导干部参加劳动,技术人员参加管理
B.技术人员参加劳动,工人群众参加技改
C.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
D.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技改
【答案】C
【解析】毛泽东在经济体制和运营机制的改革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即企业要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社会性质上最根本的区别是 ( )。
A.领导阶级不同
B.基本矛盾不同
C.经济基础不同
D.根本任务不同
【答案】C
【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是1949——1956年,三大改造后,基本实现了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的公有制改造,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邓小平1987年接见西班牙客人时,正式提出“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其中第三步是( )。
A.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到20世纪末期,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D.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答案】C
【解析】“三步走”战略分别指的是:第一步到1987年左右,实现国民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期,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0.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是 ( )。
A.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
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民主健全、科技进步、教育公平
D.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答案】B
【解析】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己经转化为( )。
A.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之间的矛盾
B.人们对于建设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答案】C
【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2.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不可分割,其中改革是 ( )。
A.目的
B.前提
C.动力
D.关键
【答案】C
【解析】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个重要支点。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13.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 ( )。
A.政治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D.教育体制改革
【答案】B
【解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4.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
A.协调力上
B.影响力上
C.领导力上
D.控制力上
【答案】D
【解析】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控制力上,其中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宏观调控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D.计划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为辅
【答案】A
【解析】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党的领导
B.以德治国
C.依法治国
D.政治协商
【答案】A
【解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案】D
【解析】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 )。
A.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D.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9.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 )。
A.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超越自然
B.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C.高速发展、粗放发展、平衡发展
D.优先发展、后期治理、适当补偿
【答案】B
【解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项内容的最后一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内涵的概括。
20.台湾问题的实质是 ( )。
A.中美关系问题
B.中日关系问题
C.中国的外交问题
D.中国的内政问题
【答案】D
【解析】台湾问题的是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21.我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一个中国原则
B.增强综合国力
C.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D.绝不承诺放弃武力
【答案】A
【解析】一个中国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2.毛泽东提出的“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含义是新中国 ( )。
A.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B.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
C.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
D.不承认国民党政府的一切外交关系
【答案】A
【解析】新中国成立处理,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其中“一边倒”就是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敌视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3.我国的领导阶级是(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自由职业者
D.私营企业主
【答案】A
【解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4.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自治
【答案】C
【解析】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5.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 ( )。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和谐稳定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统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
【答案】C
【解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种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简答题
26.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什么?
【答案】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第二,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发展各种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社经济;第三,保护民族工商业。
27.简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答案】(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28.为什么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1)生产力:要用哪个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2)生产关系: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3)国际方面: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2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哪些丰富的内涵?
【答案】(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2)把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两者都身的不足和缺陷,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4)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国的作用。
30.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中国的发展,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以及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等。
(2)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
(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31.简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要内容。
【答案】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32.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做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该报告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三、材料题
3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告诉我们,95年来,中国走过的历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
历史还告诉我们,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答案】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充分证明了这样的道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人民群众之所以信任、选择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能够满足人民需要的。在旧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适应人民的需要,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希望国家繁荣昌盛,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党适应这种需要,领导人民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而奋斗,并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广阔前景,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
以上就是广东自考《毛概》模拟题及答案解析(二),靠哼可以进入华工科教网站,了解更多广东自考历年真题、华南理工大学自考、广东省自考真题。